
【10月8日入荷】莫斯科回來的女人(親簽版)/莫斯科回来的女人(亲签版) 哈金
- 作者: 哈金
- 原文作者:Ha Jin
- 譯者: A T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25/09/3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6264196932
- 規格:平裝 / 608頁 / 14.8 x 21 x 3.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孫維世──第一位話劇女導演,將中國話劇表演藝術帶進新境界,為何慘死於文化大革命?
中國女性意識的先驅,提倡表演藝術改革、自由,卻為何躲避不了政治權力鬥爭,被兩位女性所害?
《莫斯科回來的女人》是哈金繼《等待》、《自由生活》後又一部深具文學厚度與歷史洞察力的長篇小說,取材自中國話劇導演先鋒孫維世的真實經歷。這不僅是一個女性在革命與藝術夾縫中掙扎的生命敘事,更是一部穿越蘇聯與中國兩地的情感與信仰交織的時代畫像。作者本身是東北人,生於文革時代。他用犀利而獨到的眼光,講述了孫維世的非凡卻又悲慘的人生,故事敘述富有洞見與力量,震撼人心。透過這位傳奇女性,更了解中國共產黨歷史的壯闊與多元面貌。
這部小說以孫維世的留蘇經歷為起點,追蹤她從延安到北京,從舞臺到牢獄,從理想主義的信仰者到體制背後的犧牲者的一生。
哈金在本書中再次展現以小說揭示歷史真相的非凡能力。他巧妙融合真實與虛構,借助細膩的人物刻畫和豐富的歷史語境,描繪出一個被理想點燃、又被政治風暴摧毀的知識女性形象。本書不僅展現了一個特殊時代的文化與政治張力,也深刻拷問了忠誠、背叛、愛與犧牲的多重意義。
本書女主角孫維世作為一名未來可期的年輕演員,在養父周恩來和毛澤東的祝福支持下,做出了前往莫斯科留學的人生決定,前往異國深造。在二次大戰戰火洗禮中,她在蘇聯學到了寶貴的現代戲劇觀,獲得深刻而珍貴的洞見,尤其重視戲中人物的內心表現,回國後脫穎而出,將契訶夫、果戈里帶上中國舞臺,甚至改編導演其他一些表現社會進步的戲,例如《湯姆叔叔的小屋》。
可惜命運多舛,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她因與毛澤東第四任妻子江青的舊怨,成為被清算的對象,再次被江青視為眼中釘──兩人在延安時就曾成為舞臺和愛情上的對手。後來江青處心積慮從一名演員一躍而成毛澤東的第四任也是最後一任妻子。從此,孫維世作為中國話劇第一位女導演的輝煌職業生涯戛然而止。
20世紀,伴隨著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孫維世在友誼、愛情、藝術與政治中探索前行,她的個人奮鬥和成功經歷讓讀者深深著迷。同時,她與另一位同樣複雜的女性之間發生了長達數十年的敵意與較量,她們接近那些手握重權的男性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哈金以這兩個女人數十年的恩怨為軸,細膩刻畫她們對待權力的方式,巧妙地探索了共產主義的理想與中國共產黨的現實。
這是一部寫給中國現代知識分子命運的輓歌,也是一部反思政治與個人關係的悲憫史詩。它既是獻給孫維世的紀念之作,也為所有在烏雲密布中堅持光明的人留下一份文學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