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前的鄧小平:毛澤東的「副帥」(1956-1966)/文革前的邓小平:毛泽东的「副帅」(1956-1966) 鍾延麟/钟延麟

文革前的鄧小平:毛澤東的「副帥」(1956-1966)/文革前的邓小平:毛泽东的「副帅」(1956-1966) 鍾延麟/钟延麟

  • ¥9,500
    単価 あたり 
税込 配送料は購入手続き時に計算されます。


  • 作者: 鍾延麟
  •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学
  • 出版日期:2013/10/07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629966300
  • 規格:精裝 / 538頁 / 16 x 23 x 7.5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以往的鄧小平研究,基本上將研究時段集中於鄧小平早年的革命經歷和晚年的改革業績。至於鄧小平在文革前十年期間(1956–1966)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政治角色和作為,往往被有意無意地忽略了。本書正是將研究對象鎖定在這段歷史書寫中的「失蹤」時期。

  作者首次全面還原了鄧小平作為毛澤東的「副帥」,在毛所領導的一系列社會主義建設實驗中所擔任的角色和行為,並得出「主事在毛,成事在鄧」的重要結論。書中詳細呈現了鄧小平在1957 年「整風」、「反右派」運動、1958 年軍隊「反教條主義」運動、1958 至1960 年「大躍進」運動,以及文革前中共的黨對黨外交中「具體部屬」政治運動的過程和細節,揭示了鄧小平如何輔弼毛落實和推行政治運動,其間他究竟擁有多少自主空間,而他的決策和行為又如何影響了運動的走向。

  作者查閱了近年來問世的大量中共歷史材料,包括中共要人的年譜、日記、文選、回憶錄、傳記、內部讀物等,並利用文革批判材料、外國收集的情報和談話紀錄、地方誌、訪談資料等,力圖還原個人和歷史的真實面貌。

  本書選題大膽、視角新穎,資料和研究尤為紮實,具有相當的開創性。了解「副帥」鄧小平,無論對於認識作為一個整體的鄧小平,還是理解文革前十年中共歷史的複雜性,乃至於更深刻地理解「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及其晚年的方針決策,都是不可忽視的關鍵。

  • 鄧小平為何會在1959 年八屆七中全會上越過劉少奇而成為毛澤東的「副帥」?
  • 在毛澤東領導的諸多極富爭議的政治運動中,鄧小平有多大的權衡餘地?而他作出怎樣的選擇,以及為何作出這樣的選擇?
  • 鄧小平又何以在文革前從受毛信任和重用的「副帥」變成被毛打倒的「劉、鄧資產階級司令部」的「副統帥」?
  •「副帥」與「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之間有何關係?中央總書記的經驗如何影響了改革開放時期鄧小平的政策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