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敎與情慾: 前近代中國文化中的後現代性/礼敎与情慾: 前近代中国文化中的后现代性 熊秉眞,呂妙芬/熊秉真,吕妙芬

禮敎與情慾: 前近代中國文化中的後現代性/礼敎与情慾: 前近代中国文化中的后现代性 熊秉眞,呂妙芬/熊秉真,吕妙芬

  • ¥3,800
    単価 あたり 
税込 配送料は購入手続き時に計算されます。


作者: 熊秉眞 / 呂妙芬 主編 / 呂妙芬
出版社: 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
副標題: 前近代中國文化中的後/現代性
出版年: 1999
頁數: 369 p
ISBN: 9789576716577

在台灣學術界,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思想文化史組爲中心的一批學者,近年來在“情欲解放”的主題下進行的一繫列明清婦女史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説是對同類研究的進一步闡釋和髮揮。這從二十世紀末由熊秉真、呂妙芬主編的一部論文集的題名——《禮教與情欲:前近代中國文化中的後/現代性》——即可看出端倪。其中適成對照的是王鴻泰的研究[見王洪泰:《青樓名妓與情藝生活——明清間的妓女與文人》,載熊秉真、呂妙芬主編:《禮教與情欲:前近代中睏文化中的後/現代性》],因爲他恰好是從一個與高彥頤的研究相反的“man to women”的方向,用妓院這一家庭之外的“情藝世界”來論述同一個主題的。全文以晚明以來妓女的“文人化”爲中心線索,鋪排了一個超越傳統男女關繫的新的社會文化即“情色文化”的孕育成長過程:隨着城市化的髮展和城市生活的繁榮,妓女和文人這原本等級分明的兩大群體在社交生活上的互動愈益頻繁,漸漸地在妓院這一禮教的化外之區營造了一個外在於功名徵逐的,男女平等交往的“情感世界”;漸而又演變成明清士大夫的一種生活形式的選擇,即以名妓爲婚姻對象,直接將在妓院中髮展出來的情藝生活納入到日常婚姻的範圍之內,在不對抗禮儀規範的情況下,於家庭生活之中另外分割出一片“情”的空間,形成一種“妻”與“妾”、“義”與“情”分立並存的局麵。於是,一種新的社會文化形式便在舊有的婚姻關繫之內得到進一步的延伸和拓展。在作者看來,《聊齋》的人狐戀和《紅樓夢》的情感糾葛,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説是上述情感世界的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