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教士的詛咒:一個華北村莊的全球史(1640–2000)/传教士的诅咒:一个华北村庄的全球史(1640–2000) 沈艾娣
- 作者: 沈艾娣
- 原文作者:Henrietta Harrison
- 譯者: 郭偉全
-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
- 出版日期:2021/06/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82372238
- 規格:平裝 / 328頁 / 15.2 x 22.9 x 1.6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探尋昔日在華北村莊落地生根的外來宗教
歷經三個世紀的跌宕,何以與周邊文化漸行漸遠?
牛津中國史教授耗費十年工夫生動凝煉之作
在華北的洞兒溝村,曾經有位傳教士為了帶走一尊聖母雕像,被當地教眾極力阻攔,結果不歡而散;離開之際,他憤而詛咒這個農村將會遭受七年天災,誰知不幸言中。為了解咒,這些天主教村民走到山上興建了一座七苦聖母堂,年復一年的冰雹才終於停止。
口耳相傳的故事還有相類似的版本,它們的共同背景,是傳教士與依附他們的貧苦村民之間千絲萬縷的對抗關係,屬於一場在更大範圍內、日益整合中國天主教和國際教會的博弈。可惜像洞兒溝這樣天主教已經傳播了三百多年的村莊,一直消失於經典的中國史和教會史敘事中。
《傳教士的詛咒》以普世性的視野,結合歐洲的情況,講述在外部力量影響下中國的宗教生態如何變遷、借鑒與融合。沈艾娣教授透過山西洞兒溝的案例,為我們提供了遠超出「禮儀之爭」或「文化適應」的視域―從17世紀耶穌會傳教開始,天主教就適應了中國傳統文化,只不過中外傳教士、教眾及羅馬教廷,在各種衝突和妥協中無意地形成一股合力,試圖把本地教會拉到全球發展的潮流中,而這個進程一直延續至今。